近年來,香港每逢到了颱風季都面臨著颱風的吹襲,但是,許多市民只是關心颱風假,而對颱風淮備不足,令市民蒙受損失。
其實颱風的來臨是一件要打起精神去應對的事情,不但會影響到菜價,而且可能還會造成水淹﹑交通停運﹑停水﹑停電等等的重大影響。
面對颱風季節,以下小編會提供一些颱風預防措施,列舉九大重要方法,讓市民做好充分的準備,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,以下是詳細的防颱措施總結整理:

1.瞭解颱風資訊:
在颱風季節,要定期關注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天氣預報和氣象局的資訊,並要深入瞭解颱風的路徑、強度﹑預計登陸地點及預計到達時間等,以做好相應的應變措施。
天文台通常在發起颱風信號時,都會提前預告幾時會發出,讓市民有時間做準備,免得蒙受損失。
2.製定家庭應急計劃:
如果是住在低窪地區及當風地點的香港市民,如:杏花邨、大澳及鯉魚門等熱點,應該與家人共同討論制定應急計劃,包括聚集地點、緊急聯繫方式、緊急物品清單等,確保每位家庭成員都瞭解應對颱風時應該做些什麼。
並且,提醒家人,手機要充飽電,令到可以及時打電話求救或聯絡其他家人知道其安全的狀況。
以下是渠务署總結的26個較高風險的沿岸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:

3.準備緊急物資:
準備足夠的緊急物資,包括非易腐食品(餅乾﹑泡麵﹑罐頭)、飲用水、燈具、電池、急救用品、毛毯等。
要在颱風前就要開始做好這些緊急物資,免得颱風來到時店舖就己經關門或被市民提前搶奪一空,用以應對可能的停電、停糧﹑斷水和交通中斷情況。
4.固定窗減少破壞:
由於大部分的窗都是普通玻璃製造,並非是經過強化的材質的玻璃,所以在颱風來臨之前,要用膠紙交叉式或米字形的貼法,去保護固定門窗,避免窗戶被颱風大風破裂,成為傷人的利器,特別是住在很高的樓層的市民,更要注意這點。
而在強風來臨時,更要緊閉窗戶,避免被強風吹倒及防止窗外其他物品吹入來,引生意外。
5.屋外準備:
要把屋外所有易被吹倒的物品搬入家中,防止其被風吹,如:植物,冷氣室外機,傢俱,店舖招牌,特別是有「戶外陽臺」和「露臺」的人士,要把這些戶外的物品移進室內,防止它們變成風暴的飛行物。
如果是一些大型物品,不放便搬入來,也要用繩索固定好在原地,以防止颱風侵害。

6.避免颱風期間外出:
在颱風來臨之前,避免外出,取消你的遠行計劃,如:露營﹑行山等,尤其是在颱風襲擊期間,以減少受到颱風影響的風險,更應該避免任何的水上活動,涉水、穿越深水區和危險水地帶。
7.堆沙包:
如果你的地區是可能被水浸沒的房屋或店舖,為免你受到財物損失,可在門口或其他入水位堆好沙包,並且,按照可能被水浸沒的1.5-2倍高度來準備。
而堆沙包有兩種方式,「人字形」及「磚牆形」,你要先在最內層的地方鋪上防水布,才向上堆疊。
人字形: 即第一層若從右邊開始堆疊,第二層則從左邊開始堆疊,相鄰的沙包重疊1/3。
磚牆形: 上下排沙包以重疊1/3的面積向上堆疊。
8.保持冷靜和適應:
在災害發生時,保持冷靜並適應當前情況是很重要的,與家人保持溝通,避免恐慌和衝動行為,互相依賴支持和幫助,就算遇到政府發出緊急警報系統,也不要害怕及驚慌,按照政府的指示,立即採取行動及保護長者及小孩。
9.保護重要檔及財物:
將重要的檔(例如護照、證件、保險單、不動產證明等)置於防水袋中,存放在安全的地方,以確保重要檔的安全。
另外,傢俱及其他一切價值高昂的物品也要小心保護好,避免涉水,由其是傢俱,被水浸過後,就十分容易損壞,你可以把傢俱弄高,如在沙發的四隻腳下墊上膠椅,把一些容易搬的傢俱放上高處,防止被水浸。
颱風是一種破壞力非常強大的天災,在颱風季節來臨之前,如:夏秋季,為了避免颱風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,執行這九大防颱措施是十分重要,這些措施是保護你和家人安全的關鍵,請各位香港市民時刻保持警覺和準備,並隨時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和警報。